一、项目背景
近年来,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,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初显。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,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。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运营实效,加快构建政府主导、全民参与、城乡统筹的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营机制,我公司对烟台市城乡进行垃圾分类项目监管,旨在通过监管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,助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二、项目内容
在考核监管过程中,实地查看垃圾分类设施设备、分类垃圾桶设置、宣传氛围营造、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等情况,保证日常巡检、督导覆盖全面;督促运营方规范开展市场化运营服务、逐步提升“三率一量”;及时发现可能影响垃圾分类实施质量或阻碍垃圾分类推进进度的重、难点问题,并能主动提供专业导向意见,协助畅通垃圾分类实施渠道。
三、项目开展方法
公司组织专业人员、配备专业巡检设备、运用先进的管理系统,采用“每天巡检、每周督导、每月通报、全区覆盖”的方式,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至垃圾分类运营企业。
四、项目工作过程
1.实地考核。
2.问题整理。
3.编写报告。
4.资料归档。
五、项目效益
(一)生态效益
实施生活垃圾分类,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,促进资源回收利用,加快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,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。同时,可以有效减轻清运压力和终端处理压力,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,改善城乡环境。
(二)社会效益
有利于推行节能低碳生活,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,使绿色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,并逐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环保意识,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,培养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,
建设低碳社会。
(三)经济效益
实行垃圾分类,有利于减少垃圾处理量,降低处理成本,简化垃圾处理工艺,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,提升资源的回收利用率,节省大量的资金,提高经济效益。